2008年3月19日 星期三

龜山島

DSC01872

很小就在課堂上聽聞宜蘭縣的龜山島。那時候男同學們總喜歡戲稱「龜首」為「龜頭」,然後就看著女同學摀著嘴,眼睛眯成一條線偷偷地笑。還未解禁的時候,龜山島總覆著一層神秘的面紗,就像清晨從濱海公路望去,水面上濛濛的一層霧把整座島都給掩住了。後來開放後,果然就掀起一陣旋風,每每聽聞身邊的友人要坐船登島兼賞海豚,當時還挺羨慕的。

我也曾登島過三回。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為了工作上的需要,和同事們一同去會勘位在島上的鑽井工程。通常龜山島標準的行程大約為半天,先上島至龜尾潭附近晃晃,然後再搭船出海探尋海豚的行蹤,結束前再貼近島嶼,瞧瞧另一側因受海風吹蝕坍坊而裸露的懸崖岩壁。而我們因為要在島上待個三、四個小時,所以往返只好坐不同的航次。這樣倒有個好處,不僅飛躍的海豚群瞧了兩次,也得以在早、晚時分,各以最適合的光線拍攝島嶼的兩面。由於我只是伴行,所以我也抽空快速地爬到了島上的最高點401高地去看看。我一向很喜歡從海面上來看我們所居住的臺灣島,有一種抽離的感覺,心反而更能貼近這片土地。

半鹹水的龜尾潭其實很美,潭邊淡水下滲的地方另又築了一方小池,池中有小魚,還種了些睡蓮。蓮葉襯著池底的水藻與落葉,看著很有莫內的印象派畫風感覺。我也喜歡那座白色的觀音像,那個比例搭配著後頭的青山與腳下的綠水恰到好處。還有潭邊幾棟廢棄的的房舍,風裏顫危危的臺灣蒲葵,都給人種蕭瑟的感受。那延向大海的龜尾佈滿隨著潮水往來而磨成橢圓狀的安山岩礫石,浪打上來,碎成了白波,又呈一道道的弧退回去,耳裏聽著潮聲,眼裏的線條變化更有了律動。

由於東北季風的緣故,龜山島每年能拜訪的月數有限,加上每日的登島人數同樣也有控制。雖然說很不方便,不過,這才是保護這座小島的屏障。的確,並不是一定得大規模的開發,才叫做發展觀光啊。

沒有留言: